高尿酸血症会对机体造成诸多危害,今天带你了解高尿酸血症。
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,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高于420μmol/L,女性高于360μmol/L,即称为高尿酸血症。尿酸常由嘌呤代谢合成,通过肾脏及肠道排泄,因此常常由于排泄障碍或者尿酸生成过多所致。
原发性高尿酸血症:是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所致,常与肥胖、糖脂代谢紊乱、高血压、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等聚集发生有关。
继发性高尿酸血症:由某些系统性疾病如急性肾损伤、慢性肾衰竭或药物引起。

好发人群
1.中老年男性。
2.饮食习惯不良的人,例如爱喝酒、爱吃海鲜的人群等。
3.肥胖的人。
4.有高尿酸血症家族史者。
5.存在肾脏疾病的人群。
6.有糖尿病的患者。
7.长期服用利尿剂或者其他对肝脏有损伤的药品者。
尿酸排泄减少
1. 肾是尿酸排泌的主要器官,故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、近端小管分泌减少和重吸收增加的情况下,均可发生高尿酸血症。
2. 过量饮酒可以通过增加肝脏三磷酸腺苷(ATP)分解,促进尿酸形成,并阻断尿酸从肾小管的分泌。因此,大量饮酒可以引起高尿酸血症。
尿酸生产过多
尿酸生成过多是由先天性嘌呤代谢障碍引起的,食物引起的尿酸生成与食物中的嘌呤含量成比例。富含嘌呤的食物主要包括动物肝脏、肾脏、凤尾鱼等。
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为仅有波动性的尿酸升高,有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会出现其他相应并发症的具体症状。
一般治疗
1.控制饮食总热量,限制饮酒和高嘌呤食物(如动物心、肝、肾等)的大量摄入,每天饮水2000ml以上以增加尿酸的排泄。
2.慎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,如噻嗪类利尿药,避免诱发因素和积极治疗相关疾病。特别是需要放化疗的患者,在放疗或化疗时要严密监测血尿酸水平。
3.当做尿的pH值测定时,pH值<6.0时,需要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,维持pH在6.2~6.8最合适。
4.继发性高尿酸血症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,尽量避免或减少使用可能引发和加重高尿酸血症的药物和方法。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常与代谢综合征伴发,应积极行降压、降脂、减重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等综合治疗。
药物治疗

1.排尿酸药:常用苯溴马隆,增加尿酸的排泄,适合肾功能良好者,用药期间应多饮水,并服碳酸氢钠3~6g/d,剂量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。
2.抑制尿酸生成药物
(1)别嘌呤醇:抑制尿酸合成、降低血尿酸,适用于促进尿酸排出量无效或不能耐受者、已有尿酸结石和(或)痛风石形成者,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根据肾小球滤过率调整剂量。
(2)非布司他:主要通过肝脏清除,在肾功能不全和肾移植病人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,重度肾功能不全病人慎用。
新型降尿酸药物:拉布立酶、秋水仙碱、氯沙坦、非诺贝特等。
中医治疗中医治疗多强调清利湿热、分消湿热,配合健脾补肾等。
高尿酸血症是一种终身型疾病,治疗是长期持续性的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合理饮食,定期复查,防止高尿酸血症的危害发生。
|